Harrow School(哈羅公學)

Harrow School

哈羅公學

基本資料 | Information

哈羅公校(Harrow School)位於英格蘭大倫敦哈羅,是英國歷史悠久的著名的學校之一。它由哈羅當地的一個農民約翰·里昂於1572年創建,最初的目的是為當地的男童提供受教育的機會,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與演變,今天的哈羅公學是英國最富盛名的私立學校之一,入讀的多為本地區以外的富家子弟。哈羅公學也因此在1870年另外創辦了約翰·里昂學校,專門招收當地學生。

哈羅公學招收年齡在13至18歲之間的男生,目前大約有800名學生就讀,全部為住校生。此外哈羅公學在曼谷還有一所哈羅國際學校,並在坦尚尼亞支持一所當地的學校。哈羅公學在2005年在中國北京開設一所2年制高中,提供英國的A-Level課程。2010年4月,哈羅公學宣布會在香港開設分校,是全球第4間的分校。哈羅公學香港分校投資額超過七億港元,位於屯門掃管笏,並在2012年8月開校。它是香港第一所寄宿制國際學校。校長及首席營運官為J Mark Hensman。[2]上海哈羅國際學校於2016年8月正式開學,位於上海浦東森蘭國際社區,為2歲-18歲外籍與港澳台籍學生提供英式教育,學生從六年級開始可申請寄宿。

維多利亞女王時期是哈羅公學(也是其他英國眾多公學)發展的主要時期,英國的海外殖民在此時達到頂峰,大英帝國需要更多受良好教育的紳士們來管理這個龐大的國家。哈羅公學在此期間建造了11間宿舍,規模也迅速擴大。這時的哈羅公學已經成為與伊頓、溫切斯特、威斯敏斯特等齊名的學校,當時英國幾乎有四分之一的首相來自哈羅。此時期的哈羅以紀律嚴格著稱,在所有的英國公學中首創了學長制、鞭刑等體制。

與許多歷史悠久的學校一樣,哈羅公學也擁有自己的特殊傳統。哈羅最著名的代表是學生的硬草帽,直到今天哈羅學生在上課時還必須戴這樣的帽子。另一個特殊的傳統是校歌,這在其他類似的公學中也很少見。這些歌曲大多編寫於1870年代,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《四十年來》(Forty Years On)。歌詞內容大多宣揚維多利亞時期的道德觀念,但今天它們的主要功能是體現學校的傳統與價值,增強凝聚力,很少人會關心這些歌詞原本的含義。

哈羅公學的體育活動也很有特點,他們最獨特的運動是哈羅足球(Harrow Football),這是一項介於足球和橄欖球之間的運動。另外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,壁球最早也起源於哈羅公學。

哈羅公學著名的校友包括了詩人拜倫、英國首相溫斯頓·邱吉爾、伊斯蘭學者馬默杜克·皮克索爾、攝影術的發明者福克斯·塔爾博特、印度領導人尼赫魯和考古學家阿瑟·埃文斯等。此外包括了前約旦國王海珊、前伊拉克國王費薩爾二世等中東王室成員、中國高幹薄熙來的兒子薄瓜瓜以及近年相當受歡迎《新世紀福爾摩斯》飾演夏洛克·福爾摩斯的本尼迪克特·康伯巴奇等也畢業於哈羅公學。

制服介紹 | Uniform Intro

校園 | Campus

上傳校園照片
本校尚無照片,歡迎提供照片上傳